微塑料是由聚苯乙烯(Polystyrene)塑料经过物理、化学或生物过程分解而成的微小塑料颗粒;现在被广泛定义为尺寸≤5mm的固体塑料颗粒,由聚合物以及功能添加剂以及其他有意和无意添加的化学物质组成。
2月11日,《Nature》杂志在新闻特写专栏发布一篇文章,最新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已被微塑料广泛侵入,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对塑料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的深刻担忧。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类大脑组织,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微塑料颗粒,并且近年来微塑料的浓度正在急剧上升。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塑料污染的认识,也促使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减少塑料的使用。
该文章主要探讨了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,具体内容如下:
微塑料的发现与分布
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,如偏远岛屿、南极积雪、马里亚纳海沟等,也存在于食物、水和空气中,并在人体的肾脏、肝脏、肺部尤其是大脑中被发现。研究人员通过特殊方法从人体大脑中分离和追踪微塑料,但确定其在人体内的具体作用及危害难度较大,因为微塑料在尺寸、形状和化学成分上存在多样性。
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研究
浓度变化:随着塑料产量的急剧增加,大脑、肝脏和肾脏中的微塑料浓度也在上升,2024 年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水平比 2016 年平均高出约 50%,且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比肝脏和肾脏样本高出多达 30 倍。
作用机制:动物实验表明,微塑料会被免疫细胞吞噬,堆积并阻塞大脑中的小血管。在实验室中,微塑料会导致人体组织细胞死亡、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,基于动物研究,怀疑其与癌症、心脏和肾脏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或生育问题有关,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微塑料会导致人类健康不佳,仅有相关联系的数据。
研究方法的问题与挑战
缺乏标准化:过去十年该领域发展迅速,但研究方法缺乏标准化,不同团队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检测和表征微塑料,且很少有研究分析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,这使得不同研究之间难以进行直接比较。
样本问题:许多研究使用的原始微塑料不能代表环境中微塑料的多样性,而且微塑料本身的变量多,如大小、形状、成分以及涂层的化学添加剂等,都会影响其对人体的作用。此外,纳米塑料因尺寸小难以可视化和分析,且存在污染问题,研究难度较大。
上海甄准生物提供聚苯乙烯系列产品。如有需要请咨询!